- 第6節(jié) “百科全書”——《夢溪筆談》
-
“百科全書”——《夢溪筆談》
在明清以前,中國的科技水平一直領先于其他國家,而且涌現(xiàn)出了大批的有成就的科學家。其中有一個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,英國著名科技史學者李約瑟稱頌他是“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”;日本數(shù)學家山上義夫認為這樣的人物世界數(shù)學史上是找不到的,只有中國有一個。這個人物就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沈括。他之所以得此崇高的贊賞,是因為他在其著作《夢溪筆談》中對中國古代科技的集大成的記錄和創(chuàng)新。
沈括(1031~1095年),字存中,杭州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其父沈周(978~1051年),字望之,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進士,歷任漢陽(今屬湖北)掾,高郵(今屬江蘇)從事,大理丞監(jiān)蘇州酒務,知簡州平泉(今四川簡陽),蘇州通判,知潤州(今江蘇鎮(zhèn)江),知泉州(今屬福建),開封府判,江南東路按察使,知明州(今浙江寧波)等職。母許氏出身于蘇州一個注重武略的書香門第,為北宋著名軍事戰(zhàn)略家許洞的幼妹,知書達禮,通曉文墨,對沈括的一生和事業(yè)都有重大影響。沈括從小接受了系統(tǒng)的儒學教育,又隨父宦游四方,見識各地人情物理,大大開闊了眼界,為其后期的科學創(chuàng)作奠定了基礎。
宋仁宗嘉祐八年(1063年),33歲的沈括考中進士,被任命做揚州司理參軍,掌管刑訟審訊。三年后,又被推薦到京師昭文館編校書籍,使他有機會開始研究天文歷算。神宗熙寧五年(1072年)兼任提舉司天監(jiān),職掌觀測天象,推算歷法。接著沈括又擔任史館檢討,熙寧六年做集賢院校理。這些職務上的便利條件使沈括有機會閱讀更多的皇家藏書,充實了自己的學問。沈括是個注重創(chuàng)新的人,在政治上他積極支持王安石的變法;科學上從不囿于舊說。他到司天監(jiān)任職時,一上任就起用平民衛(wèi)樸造新歷,罷掉了六個不稱職官員,起用一批士人,為他們開設培訓班,分五科進行培養(yǎng),然后分配在監(jiān)內(nèi)任職。在司天監(jiān)內(nèi),沈括還新置渾儀、景表、五壺浮漏,使司天監(jiān)的工作有很大改觀。熙寧五年,沈括曾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設。
在元祐二年(1087年)因完成《天下州縣圖》(亦名《守令圖》)而被特許“任便居住”,次年(1088年),他正式結束三十多年的仕途生涯而定居于潤州(今江蘇鎮(zhèn)江)夢溪園,開始了晚年生活。就在這里,他寫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。其中《夢溪筆談》就是在此時根據(jù)一生的所得創(chuàng)作完成的!秹粝P談》內(nèi)容涉及力學、光學、磁學、聲學等各個領域。原書編為30卷,現(xiàn)傳本為26卷,一共分為17門,分別是故事、辯證、樂律、象數(shù)、人事、官政、權智、藝文、書畫、技藝、器用、神奇、民事、謬誤、譏謔、雜志、藥議。又有補筆談二卷、續(xù)筆談一卷。從統(tǒng)計數(shù)字得知,純自然科學的內(nèi)容共207條,占全書內(nèi)容的近一半。如果從廣義上理解科學,《筆談》中有近3/5的內(nèi)容屬于科學。
在天文學方面,他主持制造的渾儀、浮漏,都對以前的技術有所突破,并且流傳久遠。沈括還主持制定了奉元歷,他主張“根據(jù)實測來修歷”的思想成為后來郭守敬修歷的指導理論。但是沈括最大的成就就是創(chuàng)造性的提出了“十二氣歷”,提出廢棄陰歷,即按節(jié)氣來定月,每年以立春為一年的開始,每個月?lián)碛?個節(jié)氣,大月31日,小月30日。這種歷法可說是歷法史上帶有革命性的創(chuàng)意,比西方相似歷法的提出早了近九百年,但是卻不為當時人所用。
在地理學上,沈括在他輾轉(zhuǎn)于各地的旅途中,對于不同的地形地貌,仔細觀察,形成了創(chuàng)造性地理論。熙寧七年(1074年),沈括察訪浙江東部時,發(fā)現(xiàn)溫州的雁蕩山和其他山很不相同,只在進入谷地,才能見到山峰聳立,直沖云霄。對于其成因,沈括在卷二十四中說:“原其理,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,水土盡去,惟巨石巋然挺立耳。”沈括的看法是十分正確的。在歐洲,英國赫頓在《地球理論》一書中闡述過流水侵蝕作用,這已是18世紀末,比沈括晚了約700年。
在物理學方面,沈括也有著多方面的建樹。在磁學方面,他提出了人工磁化技術與四種指南針安置方式。不僅指出了地磁偏角現(xiàn)象,而且還指出了磁石的兩極性。在光學方面,沈括對陽燧(即凹面鏡)的成像作了非常詳盡的描述,對鏡面大小、鏡面曲率與成像的關系,已有很清楚的認識。在聲學方面,沈括用紙人進行的基音共振(沈括名之為“應聲”)實驗,歐洲一直要到17世紀的諾布爾與皮戈特才有同類的實驗。
在醫(yī)學上,《蘇沈良方》無疑是沈括最主要的代表作!短K沈良方》并不真是蘇軾與沈括合作的醫(yī)書,而是先有沈括所著的《良方》10卷,后人把蘇軾的醫(yī)藥雜說也附入其中,才有了現(xiàn)今所見到的《蘇沈良方》。在書中,他對藥物和藥理有許多獨到的見解。例如,通過研究,他對細辛、杜若、枳實等藥物存在的“一物多名”、“一名多物”和“名實錯亂”的現(xiàn)象作了考訂;對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等古書中關于山豆根等藥物藥性記載的錯誤作了糾正;對辨疾、治疾、配方、采藥、藥物的保管和加工制作、服藥的正確方法等,都提出了一些中肯的看法,這些看法既來自實踐,又符合辯證法,直到今天,也是很有價值的。
《筆談》還記錄了許多別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,如衛(wèi)樸的歷算學,畢昇的活字印刷,孫彥先的成因說,李元規(guī)的天氣預測等。對于科技的傳承做出了重大的貢獻。難怪李約瑟用了許多篇幅討論沈括的《筆談》,同時稱它為“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”,認為沈括“是中國科學史上最奇特的人物”。
名家回眸
著名學者鄧廣銘說,宋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(fā)展的最高階段,其物質(zhì)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,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之內(nèi),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。而《夢溪筆談》正是精神文明中的精品,它涉及天文、數(shù)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質(zhì)、地理、氣象、醫(yī)藥、工程技術、文學、史學、音樂與美術等多個領域,可謂宋代的一部百科全書。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。
-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
-
- 發(fā)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