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戶名:
密碼:
第6節(jié) 出戰(zhàn)朝鮮

一接到關于朝鮮事態(tài)的情況報告,張樹聲立即做出一個決定,這就派海軍提督丁汝昌邀請吳長慶一起到天津來,討論解決朝鮮問題的辦法,策劃針對日本政府的方案。

吳長慶立即動身,隨行時帶上了裝著一肚子墨水的張謇。雖然與太平軍、捻軍之間惡仗硬仗打了不少,畢竟這種要跑到國外去打的國際戰(zhàn)爭,吳長慶還是第一次。因此,帶上這位頭腦聰明讀書又多的人隨行,吳長慶相信,這位幕僚那是一定能夠勝任出主意、當參謀這樣重大工作的。

8月8日,當吳長慶和張謇乘坐的輪船到達大沽口時,張樹聲派來的人員已經在碼頭等待多時了。下了輪船,接應的人就把他倆帶到公館。兩人還來不及洗去征塵,張樹聲和幕僚何眉孫就過來了。四人這就商議起對可惡的日軍采取軍事行動的方案。

四人的討論有了結果。8月11日拂曉,吳長慶和張謇乘輪返回登州,第二天,吳長慶向全軍下達了預備開拔朝鮮的命令。8月16日,吳長慶帶隊,帶著整整六營大軍,乘兵輪向朝鮮開拔。這一次,張謇隨吳長慶領導同乘一艦,共赴朝鮮戰(zhàn)場。

吳長慶交給張謇的工作是“理畫前敵軍事”。這實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,相當于軍隊的頭腦。然而,張謇能勝任嗎?對于張謇這樣一個書生來說,實在是一個非常陌生的任務。是的,他讀的書的確不少,但是,那是些什么書呢?唯獨沒有讀什么兵書吧。

張謇心中應該是在打鼓,領導這么看重他,他能讓領導失望嗎?張謇倒是有他的辦法。他的玩兒法向領導推薦一個人:要求派袁世凱為佐理。從即將發(fā)生的情況來看,張謇那樣的玩兒法,的確十分有效。

此時的張謇29歲,袁世凱23歲,你也可以認為,處置前敵軍務的是兩個少壯派。然而,我認為,這是兩個從來沒有經歷過戰(zhàn)場的人,如今一上場就要打國際戰(zhàn)爭,實在是讓我的心中捏著一把汗啊。

8月22日,部隊安全地到達了朝鮮地面。呵呵,幸好海面上沒有遇上日本軍艦。腳一踏地,吳長慶當即就命令一位營官,要他率領先頭部隊在前面開路,這就要向目的地開過去。那位營官當面說,士兵們剛剛下船,還不適應,眼還是花的,腦子還是暈的,腿肚子還是軟的,需要休息一陣,再行前進。

或許這位營官先生怕死,故意這樣推脫。但我看到這樣的材料,認為那位營官說的是實話。然而,營官的那句話,在吳長慶領導這里引來了一陣大怒。

也是的啊,領導也剛下船,腳一踏上別國的土地,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,正準備大干一番,你呢,小小的營官,卻這樣給領導當頭一棒,豈不是當著大伙兒的面批評領導沒有人性化管理?

命令就得執(zhí)行,沒有什么理由。下屬故意推脫也罷,實話實說也罷,領導的感覺肯定不爽。果然,沒有經過什么討論的程度,吳長慶領導發(fā)話了,下令把這位營官交給軍法處看管,接著下達第二個命令,改令袁世凱代理該營管帶,并授予相關的令箭,跟那個令箭一同發(fā)出的,還有一句話:有不服從的,即行正法(給他袁世凱殺人的權力)。

這對袁世凱來說,是機會,也是風險。雖然袁世凱與最高領導之間有某個意義上的裙帶關系,但是,袁世凱現在面對的是一營他毫不熟悉的新人,這些老桿子服不服從他袁世凱的管理,目前還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。不知道是不是有那個令箭撐腰還是袁世凱故意要玩職場手法,接下來的行動中,袁世凱的行為讓人感到有些超出常人的思想范疇。

接到命令、令箭之后,袁世凱立即部署出發(fā)事宜,他的接手與準備時間故意花了兩個小時。其實,先前的那位倒霉的管帶也只是需要兩小時而已,只是他不會繞彎子說話。把準備動作弄上兩個小時,士兵們不就休息好了?他非得說成是“休息”。只能說那位營官缺少職場手腕,因而在不經意中把曾經靠戰(zhàn)場拼命弄來的前途如今一踏上別國的土地就弄沒了。準備就緒,士兵們這就出發(fā)了。

袁世凱的部隊在前面開路,吳長慶與張謇率領主力殿后。行軍50里,袁世凱飛騎迎接主帥,報告前鋒部隊已經在前面10里的地面扎營,請大軍就地住宿,領導的住宿事宜、大部隊的住宿事宜,一切都已經安排就緒。看出來了吧,袁世凱就是會辦事,會做人。

看到袁世凱雖然年輕,沒有經歷過大的世面,沒有行軍打仗的經歷,卻如此老練,如此指揮若定,吳長慶非常高興,對張謇說道:“慰亭(袁世凱,字慰亭)真不錯,不負張先生的識拔,我應向張先生道謝!痹俅握f明一個道理,一匹千里馬,更需要一位真伯樂。這樣看來,張謇還是一位不錯的伯樂。至少在現在看來。

吳長慶夸張謇的那些話傳到了袁世凱的耳朵里,袁世凱這才明白過來,自己之所以能夠坐上三級式火箭,直線上升,既非裙帶關系,也不是自己表現出什么才能,完全是張謇老師密保的結果。在向吳長慶請安之后,袁世凱立即向張謇請安:“感謝老師的提拔”。多會做人的小伙子。

“這是大帥對你的特識,希望你不要辜負了大帥,多替國家出力!甭牭綇堝览蠋熋銊畹脑挘绖P連連稱是。作者我提個問題,為什么張謇不說“你有能力,我舉薦你是應該的”這樣的話?相信讀者你也看出來了,此時的張謇已經把領導舉在了頭頂,而不是自己在下屬面前搶領導的那份功勞,可以看出他的職場功力已經提高了不少。

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
發(fā)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
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(guī),嚴禁發(fā)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動的言論。
評價:
表情:
用戶名: 密碼: 驗證碼: